活動的流程很簡單:
Yupoo在網(wǎng)上和網(wǎng)下建立一面掛滿用戶頭像的紀念墻(如圖)。用戶只要把Yupoo的感受體驗記錄在自己blog里,然后提交地址,Yupoo通過審核,就把用戶加在這面紀念墻里。
通過用戶寫blog來影響blogger的讀者受眾,從而讓更多的人知道Yupoo。
而事實上,他們做到了,總計500個格子,20天左右的時間,最終填滿了480個,有一些blogger是主動溝通的,但是更多的用戶是自發(fā)性來參與這次活動的。這次活動幾乎是零成本操作,與之投入與產(chǎn)出的關(guān)系來看,效果是非常不錯的,這里面有幾個要點起到了關(guān)鍵的因素:
1. 用戶的弱勢心態(tài)及歸屬驅(qū)動
用戶相比網(wǎng)站是弱勢的,一定程度上用戶是網(wǎng)站的歸屬,因此以官方發(fā)起某一項有意義的事情,用戶會對此趨之若鶩。對于用戶而言,能夠在Yupoo得以展現(xiàn)是件無比榮耀的事情,當然前提是用戶覺得歸屬于此,那么才會有下文。反之,常有blogger不屑于新的web2.0網(wǎng)站,原因在于blogger也許是平等或強勢,且沒有歸屬感,所以“為什么要這樣做”成了一個必須要解決的驅(qū)動問題。
2. 用戶的虛榮得到滿足
這個活動本身的創(chuàng)意就是極大的挖掘了用戶虛榮和互惠的心態(tài),就像“百事我創(chuàng),我要上罐”,能夠如此火爆,除了品牌的號召力之外,就是滿足了用戶的虛榮。當Yupoo“上墻”成為一件光榮的事,那么用戶自然愿意為此買單。
3. 大眾用戶的口碑相傳
此次活動在業(yè)內(nèi)Blogroll的層面邀請了一些比較知名的blogger,如詹賓、北城、只說、陳曄、臺灣Vista等。但這次更多的參與的人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大眾用戶,他們并不知曉什么是web2.0,他們只是用blog記錄一下生活,而本次活動他們是真正的主角。我們希望的就是能夠讓這些普通用戶談?wù)勊麄儗upoo的感受,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周邊的朋友,能夠讓Yupoo真正普及到大眾人群。
從傳播的角度,我們是這樣分析的:
活動前期營銷傳播:活動前提的宣傳推廣,主要在網(wǎng)站內(nèi)、web2.0相關(guān)受眾群、Yupoo粉絲受眾。
Blogger傳播:500個用戶中80%的blog是有效傳播的,那么平均可以影響到周邊100人,知名的blogger可以影響更多。
活動后期新聞傳播:媒體/Blogroll PR效應(yīng)。
實體紀念墻潛在新聞/用戶/Blogger傳播:暫不估算。
很有可能這樣一個零成本的營銷案子,可以影響的受眾達到7-10萬人。
其實以上例舉的,也是我們媒介和推廣通路。
這個案子也并非獨立而成,它是對Yupoo新版產(chǎn)品推廣的一個分支營銷環(huán)節(jié),而整體是個包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會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相互影響,Marketing不是單一的行為,而是矩陣。
當然這個活動也存在很多的不足:
1. 活動與產(chǎn)品沒有能夠一起推出,晚了一周時間,錯過了最佳的推廣時間點。
2. 整體給方案投入的資源不夠多,傳播通路顯得沒有想象的那么理想。
3. 后續(xù)沒能夠挖掘更有趣的創(chuàng)意事件。
原文鏈接:品牌案例故事:Yupoo“我要上墻
標簽:智科互動研究 品牌營銷 品牌策劃